盛夏的瀘沽湖碧波蕩漾,小涼山詩意盎然,。7 月 16 日,,以 “‘寧’靜山城‘蒗’漫彝鄉(xiāng)”為主題的第二屆瀘沽湖詩歌季在寧蒗縣正式啟幕。來自全國各地的詩人,、評論家與詩歌愛好者齊聚于此,,在探尋小涼山詩歌深邃意蘊的同時,共賞瀘沽湖的湖光山色,。 ?
154926keb1jgwe7v866pd8.webp (154.34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7-17 15:49 上傳
開幕式選址于瀘沽湖大落水村 “唯汀壹咖啡廳” 旁的湖邊草坪,,與自然景致相映成趣。中國作家協(xié)會詩歌委員會主任,、彝族桂冠詩人吉狄馬加在致辭中指出,,詩歌作為人類精神的藝術結晶,其交流跨越國界與時空,,是心靈深處最真摯的情感共鳴,。他特別強調,寧蒗作為多民族文化交融的 “活化石”,,是詩歌回歸自然本源的重要場域,。中國詩歌學會黨支部書記、常務副會長王山則盛贊瀘沽湖的圣潔與寧靜,,稱其為 “詩與遠方的生動注腳”,。隨后,吉狄馬加宣布第二屆瀘沽湖詩歌季開幕,,現(xiàn)場同步舉行了優(yōu)秀作品頒獎儀式,,為詩歌創(chuàng)作注入新的激勵。 ?
154927z8692v9oogb6iksz.webp (125.46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7-17 15:49 上傳
開幕式后,,系列文化活動有序開展,。詩人們先后走進泥鰍溝紅米基地、瓦拉壁摩梭村進行采風,,實地感受高原特色農業(yè)的發(fā)展活力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在瓦拉壁摩梭非遺博物館舉辦的小涼山詩歌研討會上,,專家學者圍繞詩歌藝術的創(chuàng)新路徑與發(fā)展方向展開深入探討,為詩歌創(chuàng)作凝聚智慧,。夜幕降臨,,摩梭人傳統(tǒng)的篝火打跳活動點燃了現(xiàn)場熱情,詩人們與當?shù)厝罕娛掷州d歌載舞,,在歡快的節(jié)奏中感受民族文化的蓬勃生命力,,將詩歌季的氛圍推向高潮。?
7 月 17 日,,瀘沽湖詩歌季朗誦活動如期舉行,。特邀嘉賓與寧蒗本地朗誦愛好者及團隊乘坐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豬槽船,在里格半島的湖面上深情朗誦,,讓詩意與湖光山色交相輝映,,構成一幅動人的文化畫卷。當日,,采風活動還延伸至紅橋鎮(zhèn)番人古寨,,讓參與者近距離領略普米族文化的深厚底蘊。據(jù)了解,,本屆詩歌季將與 2025 年彝族 “火把節(jié)” 文藝晚會同步閉幕,,在民族節(jié)日的喜慶氛圍中畫上圓滿句號。?
寧蒗彝族自治縣位于橫斷山脈中段,、滇川交界處,素有 “小涼山” 之稱,。這里山川秀美,、生態(tài)優(yōu)良,是彝,、漢,、納西(摩梭人)、普米,、傈僳等 11 個世居民族的聚居地,,彝族畢摩文化、摩梭母系文化,、普米韓規(guī)文化等多元民族瑰寶在此交融共生,,形成了獨特的文化生態(tài)。長期以來,,這片土地以其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與人文積淀,,孕育了頗具影響力的 “小涼山詩人” 群體,使寧蒗成為遠近聞名的 “詩歌之鄉(xiāng)”,,詩歌文化在這里蔚然成風,。 ? 作為麗江市旅游發(fā)展的核心組成部分,瀘沽湖以其澄澈湖水、獨特的走婚文化與秀麗自然景觀聞名遐邇,,被譽為“人間仙境”,。此次詩歌季的舉辦,以詩歌為紐帶,,將小涼山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與瀘沽湖的自然靈韻有機結合,,不僅為詩歌創(chuàng)作注入新的活力,更搭建起外界了解寧蒗獨特魅力的重要平臺,,讓民族文化在詩意的傳播中煥發(fā)新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