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jīng).jpg (84.12 KB, 下載次數(shù): 29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
2022-10-19 13:54 上傳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fù)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掌握運用大智慧,,到達彼岸而覺悟的核心根本經(jīng)典
心經(jīng)譯文 1,、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渡一切苦厄。 【翻譯】能夠自由自在地觀察自身佛性之奧秘的覺者,,在運用大智慧深入研究生命是如何到達光輝彼岸的過程時,,真實地看到,構(gòu)成宇宙萬事萬物的五種因素(色,、受,、想、行,、識)原本具有可變的空態(tài)性質(zhì),,沒有不可變的實體,一切痛苦災(zāi)難,都能被這一空態(tài)度脫而化解掉,。
2,、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fù)如是。 【翻譯】弟子們,,從宏觀角度看,,色和空沒有區(qū)別;從微觀角度看,,空與色也相同,??帐巧姆纸?,色是空的化合。盡管你反復(fù)透徹地去領(lǐng)受,、深思,、認知和識別,其結(jié)論仍然不變,。
Ⅰ,、色:指可見物體,如人,、物品,、山水等(非顏色、姿色)
Ⅱ,、空:不是什么也沒有,,只是我們?nèi)庋劭床灰娏T了。
3,、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翻譯】弟子們,,凡有形象和無具體形象的事物,,其本質(zhì)都具有空性和可變的特點,不參在生長滅亡、骯臟潔凈,、增多減少,。
4、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身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翻譯】所以,,空中沒有色的實體,沒有對色的思維意思,。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要歸于空,;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也要歸于空,。沒有六根六塵的界限和其被認識的界限,,心中沒有不明白、不自覺和因不明白而煩惱的影子,,知直到?jīng)]有老死和老死的影子,,沒有累積惡因所造成的苦果,沒有修煉道法而成就的品位,。不運用智巧去獲得什么,,那是因為沒有什么可以得到的緣故,。
5、菩提薩陀,,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 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磐,。 【翻譯】菩薩因為運用那到達彼岸的大智慧的緣故,,清凈的心沒有一絲掛念,沒有掛懷和障礙就免除了恐懼害怕,,便脫離了異想天開的夢幻雜念,,最終覺悟得道而成正果。
6,、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 【翻譯】那些過去,、現(xiàn)在、未來佛,,依靠那到達彼岸的大智慧,,榮獲了無上正等正覺的大果位,。
7,、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翻譯】所以確認:到達彼岸的大智慧是修煉中最神圣的準(zhǔn)則,,是最光明的法器,是至高無上的真理,,是無與倫比的規(guī)范,。能真實而不虛妄地將全部苦難化解清除,所以要牢記“般若波羅蜜多”這句真言,。
8,、即說咒曰:揭締,揭締!波羅揭締,,波羅僧揭締,,菩提薩婆呵。 【翻譯】既然如此,,便號召眾生:去吧,,去吧!彼岸是歸宿,,為修我佛,,趕快用行動去成就無上正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