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19日,“高質量發(fā)展調研行”——2024年麗江市“新聞力量·麗江故事”中國記者節(jié)全媒體采訪團走進了寧蒗縣,,探訪了縣城的縣級彝族服飾制作技藝傳承人楊莉和永寧鎮(zhèn)溫泉村的摩梭人手工紡織技藝省級非遺傳承人阿七獨支瑪,,深入了解了寧蒗非遺傳統(tǒng)服飾的獨特魅力及其與旅游產(chǎn)業(yè)的融合發(fā)展。
走進位于寧蒗縣大興街道鄭家河溝商貿(mào)街的涼山火塘彝族文化體驗館,,各式各樣的彝族服飾琳瑯滿目,,掛滿了整個屋子??h級彝族服飾制作技藝傳承人楊莉及其母親正專心致志地進行織布,,手工縫制彝族服飾。據(jù)楊莉介紹,,她在傳承傳統(tǒng)服飾的基礎上,,融入了時尚、潮流的元素,,使得彝族服飾更加符合現(xiàn)代審美,,深受大家喜愛。來自四川,、攀枝花,、鹽源、怒江蘭坪等地的人,,甚至省外的游客都慕名而來,,購買這些充滿民族特色的服飾。每年火把節(jié)期間,,更是游客如云,,他們穿著彝族服飾在晚會上跳舞,體驗著濃郁的民族風情,。楊莉表示,,她現(xiàn)在更有信心將彝族文化傳承下去,讓更多人了解并喜愛彝族服飾,。
“非遺 旅游”,!寧蒗非遺傳統(tǒng)服飾,,綻放文化新魅力1.png (203.92 KB, 下載次數(shù): 1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1-20 17:48 上傳
隨著《織布歌》悠揚旋律的響起,我們來到了永寧鎮(zhèn)溫泉村委會瓦拉壁村的寧蒗縣阿七獨支瑪摩梭非遺展覽館,。在這里,,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展覽館負責人阿七獨支瑪和姐妹們正一起織布,,制作披肩,、桌布、腰帶,、挎包等手工紡織品,。這個非遺工坊通過“免費提供原材料+免費技能培訓+計件回購手工作品”的模式,成功帶動了鄰省,、鄰村的400多名婦女參與進來,,年產(chǎn)量近10萬件。其中,,還包括45戶脫貧戶,,他們的人均月收入因此提升了200元到3000元不等,實現(xiàn)了在家門口就業(yè)增收,。去年,,該非遺工坊還入選了云南省第一批省級非遺工坊。
“非遺 旅游”,!寧蒗非遺傳統(tǒng)服飾,綻放文化新魅力2.png (212.19 KB, 下載次數(shù): 1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1-20 17:48 上傳
阿七獨支瑪表示,,目前工坊里有64位阿姨在制作手工紡織品,,她們年齡各異,但都對這項工作充滿熱情,。每天,,她們能生產(chǎn)1-2條手工圍巾,有時兩天才生產(chǎn)1條,,但每個月共能生產(chǎn)70-80條圍巾以及一些包包,。除了圍巾和包包外,她們還制作腰帶,、衣服和裙子等,。這些產(chǎn)品主要銷往有合作的上海地區(qū)以及來當?shù)芈糜蔚挠慰汀H欢?,阿七獨支瑪也坦言,,她們在產(chǎn)品提升和設計方面還存在不足,需要外面的設計師在色彩和款式上給予指導,。盡管如此,,她依然堅持著這份熱愛,,每天六點半起床,送完孩子上學后便開始工作,。她認為,,這不僅僅是在制作產(chǎn)品,更是在傳承民族文化,。同時,,她也希望將自己的手藝傳給年輕人,讓這份技藝代代相傳,。
“非遺 旅游”,!寧蒗非遺傳統(tǒng)服飾,綻放文化新魅力3.png (220.61 KB, 下載次數(shù): 1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1-20 17:48 上傳
寧蒗彝族自治縣居住著包括彝族,、漢族,、納西族在內(nèi)的11個民族,民族文化底蘊深厚,,民族服飾極具地域風采,。其中,寧蒗彝族的傳統(tǒng)服飾以黑色為主色調,,以紅色,、黃色為點綴,既具有觀賞性又實用,。女性的服飾更是隨著她們年齡的增長和身份角色的轉換而不斷變化,,展現(xiàn)出獨特的民族韻味和生命周期的儀式感。納西族摩梭人的服飾則以藍色和白色為主調,,清新雅致,,彰顯著摩梭人對自然與和諧的崇尚。男性的服飾通常簡潔大方,,以藍色或黑色的對襟上衣搭配長褲為主,,既便于勞作又體現(xiàn)了摩梭男性的陽剛之美。而女性的服飾則更加豐富多彩,,她們常常穿著繡有精美圖案的短上衣,,搭配色彩鮮艷的裙子,再系上一條寬闊的腰帶,,頭戴鮮花或銀飾,,顯得既婀娜多姿又充滿了濃郁的民族風情。這些服飾不僅在日常生活中穿著,,更是摩梭人在節(jié)日慶典,、婚喪嫁娶等重要場合展示自己民族文化和身份認同的重要載體。
“非遺 旅游”,!寧蒗非遺傳統(tǒng)服飾,,綻放文化新魅力4.png (182.77 KB, 下載次數(shù): 1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1-20 17:48 上傳
寧蒗縣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中心常務副主任趙澤華介紹,,目前寧蒗縣擁有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國家級項目1項、省級項目10項,、省級保護區(qū)2項,、市級項目33項、市級保護區(qū)1項,、縣級項目111項,。同時,還有省級傳承人7人,、市級傳承人67人,、縣級傳承人190人。他表示,,下一步寧蒗縣將繼續(xù)做好“非遺+旅游”的融合發(fā)展工作,,專門培養(yǎng)和發(fā)展傳承人,積極推進申報省級,、市級和縣級的非遺項目及非遺工坊,。同時,他們還將走出去學習交流,,帶著傳承人和產(chǎn)品參加展銷展覽活動,。目前,非遺產(chǎn)品如彝族的漆器,、織布等已保留其傳統(tǒng)并將在線上進行拍賣活動,,從11月24日開始就會在線上開展拍賣。(采寫/曹玉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