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有一條著名的茶馬古道,,它經(jīng)麗江、永勝,、華坪,、寧蒗最后到四川稻城。1928年美國人約瑟·洛克沿途拍攝了許多珍貴照片,,發(fā)表在美國《國家地理》雜志上,,轟動一時,這條路也被稱為“洛克之路”,。如今,,這條茶馬古道上又傳頌著發(fā)生在武警云南省總隊麗江市支隊官兵和駐地群眾之間的一個個軍民魚水故事。
拉市海濕地公園的納西村子里有一條路,,被村民親切地稱為“魚水路”,,它見證了武警官兵和納西村民30年的魚水情。30年前,,剛進駐這里的中隊官兵用三輪摩托車冒著大雨從這條路出發(fā),,跑了20多公里,把患急病的納西孩子送到醫(yī)院……從此,,這條路也變成了連心路,。每年,中隊官兵都會利用休息時間,從這里走出去,,幫村民收麥子,、修路,為老人挑水,、打掃衛(wèi)生,。 村民和順聽說中隊官兵出現(xiàn)吃水難時,主動從自家井里拉出一條水管接到中隊……這水管里的水中隊官兵一直用了3年,,直到前年中隊全面改建供水系統(tǒng)才結(jié)束,。 “這條路上到底有多少故事,我們也說不清楚,。我們官兵和駐地群眾就像一家人一樣互相關(guān)心互相幫助,。”中隊指導(dǎo)員高金文這樣說,。 寧蒗縣瀘沽湖畔居住著的摩梭人至今還保持著母系氏族社會的遺風,,被人們稱為“女兒國”, 寧蒗縣中隊官兵就駐守在這片神奇土地上,。 每年新兵下隊,,第一節(jié)課就是警民關(guān)系教育,中隊邀請縣委黨校的老師給大家講民風民俗,?!爸嘘牬箝T沒出一次,外面的事就知道不少,?!庇械男卤@樣說,“把少數(shù)民族群眾當自己的親人看待,,才能有效履行職責使命,。”這是中隊官兵的共識,。 今年6月24日,,駐地發(fā)生5.7級地震。中隊官兵在第一時間趕赴災(zāi)區(qū)開展抗震救災(zāi),,在行動中官兵嚴格遵守當?shù)匾妥?、藏族群眾風俗習慣,出色完成任務(wù),。 “瀘沽湖水深又深,,不及軍民魚水情?!碑?shù)啬芨枭莆璧哪λ笕诉@樣傳唱,。
來源:解放軍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