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果愛你——
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愛你——
......
相信《致橡樹》這首朦朧詩的代表作大家都可以耳熟能詳,。而今天其作者舒婷就攜手于堅等文學大咖做客麗江古城,,他們與麗江會觸碰出怎樣的文學火花,請跟同城君一同前往,,一探究竟,。
7月12日上午,在“十月文學館”開館來臨之際,。舒婷,、于堅、樹才,、陳仲義四位現代詩人在麗江雪山書院就“詩歌語言與時代精神生活”為主題展開文學對談活動,。
文學對談活動現場,座無虛席,。來自麗江的文學愛好者已早早入座,,四位老師各抒己見,不時傳來陣陣掌聲,。
“我覺得中國過去的40年沒有想精神方面的生活,,大家都忙著賺錢,但現在有了那么多錢,,還要干什么,?”當代著名詩人于堅老師現場發(fā)問,他表示:“現代要重新思考我們與精神生活的關系,,我認為沒有精神生活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當代的詩人不是作者,,不是無病呻吟,,不是漂亮文字落款的某某,而是要成為時代精神的象征,?!?/div>
我比于堅老師更樂觀一點,當代著名翻譯家,、詩人樹才表示,,“現代人的生活、現代人的精神狀況,,這個時代,,它有讓人很失望的一面、很沮喪的一面,。但是也有讓人很振奮的一面,。讓你覺得更好的一面,。最好與最壞同時存在,結合在一起,!讓我樂觀的原因是當代生活給了我們一種新的可能性,,古人的偉大作為一種成果給予我們精神支撐。漢語變成現代漢語,,會不會變成一種新的精神向往,。”
活動期間,,樹才老師還講述了與麗江的小故事,,惹來大眾陣陣歡笑,“麗江人質樸,,早在幾年前就體會到了,。”樹才老師說道,。
而作為本次最重要的嘉賓舒婷老師表示,“其實,,我是一個落伍的老太太?,F在很多年輕人在網絡上的語言,讓我很差異,、甚至匪夷所思,。其實很多網絡語言已經進入到詩歌里面!在詩歌語言,、文學的語言,、甚至是藝術的語言,在新時代會產生什么樣的變化,?這正是我們應該關心的,,應該探討的?!?/div>
在活動末尾,,在場聽課的“學生”們不時向臺上“老師”發(fā)出各種提問,“怎么能讓現在的孩子真正的體會到古人的詩詞意境”,、“口語詩和現代詩的區(qū)別在哪”......四位一一耐心解答,。
參加本次活動的和女士表示,“在當代生活中,,物質生活飛速發(fā)展,,每個人都忙著生存。詩詞歌賦好像與普通人已經距離很遠,,但是詩詞的作用,,是其他物質無法比擬的,。今天有幸能聽到各位老師對詩詞的見解,也算是為自己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br />
(運營/王億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