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古城建于唐代的古建筑今日重新恢復了解古文化遺址的好去處】
為提升古城文化內(nèi)涵,,世界文化遺產(chǎn)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于2019年修繕完成麗江古城接風樓,用于展示,、傳習,、交流民族文化。6月8日上午10:00,,麗江古城接風樓舉行“麗江古城接風樓開館暨麗江民族文化傳習院掛牌儀式”,。本次活動由世界文化遺產(chǎn)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麗江古城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主辦,,麗江市民間藝人協(xié)會承辦,。
麗江古城建于唐代的古建筑今日重新恢復 了解古文化遺址的好去處 6).jpg (310.18 KB, 下載次數(shù): 40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8 13:36 上傳
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副局長張育根在掛牌儀式上致辭,他表示,,古城承載文化,,文化成就古城,一路走來,,文化始終是麗江古城的血脈,、根基和靈魂。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和公司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持續(xù)挖掘、保護,、傳承,、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文化遺產(chǎn)保護和旅游產(chǎn)業(yè)融合發(fā)展的模式,。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著力提升麗江古城文化內(nèi)涵,讓文化如泉水般滋養(yǎng)古城,,讓古城充滿生機和活力,。近年來,我們通過文化引領,、項目帶動,、業(yè)態(tài)調(diào)整,全面深化旅游供給側(cè)結(jié)構(gòu)性改革,,不斷增加古城新動能,,持續(xù)推進麗江古城文化旅游產(chǎn)業(yè)融合發(fā)展。
麗江古城建于唐代的古建筑今日重新恢復 了解古文化遺址的好去處5).jpg (398.54 KB, 下載次數(shù): 38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8 13:36 上傳
接風樓,舊稱普得壇,,建于唐朝末期,,在清朝末期進行了重修,曾是麗江壩四鄉(xiāng)百姓祭神祈福之所,,明代為木氏土司及地方政府迎接命官接風洗塵之地,。2019年,為保護文物古跡,,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麗江古城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實施了接風樓修繕工程。今年,,為進一步充分利用麗江古城文化院落,,保護和弘揚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和公司與麗江市民間藝人協(xié)會合作,,在接風樓掛牌成立麗江民族文化傳習院,,用于展示、傳習,、交流民族文化,。麗江古城接風樓必將會成為麗江古城一個重要的民族文化展示窗口。
麗江古城建于唐代的古建筑今日重新恢復 了解古文化遺址的好去處 4).jpg (350.78 KB, 下載次數(shù): 41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8 13:36 上傳
東巴文化研究院研究員和品正(現(xiàn)已退休)在接受采訪時說,,以前麗江的商人到西藏去經(jīng)商,,或者到大理下關經(jīng)商,甚至去昆明,、上海都要經(jīng)過接風樓,,過去麗江只能上到初中,,好多高中生都要到大理去求學,,家長和孩子都要到接風樓來告別,在外經(jīng)商的人回來麗江時也是在接風樓家人為其接風洗塵,。接風樓是納西族走出去或者取得功成名就回來時的舉行重要活動的指定地點,。
麗江古城建于唐代的古建筑今日重新恢復 了解古文化遺址的好去處 (1).jpg (328.14 KB, 下載次數(shù): 41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8 13:32 上傳
麗江民族文化傳習院院長和文光表示,接風樓是一個特別有歷史文化底蘊的院落,,我也一直在努力挖掘接風樓的文化內(nèi)涵,,但因為時間有點久遠,僅僅找到的是關于普得壇的記載,。我認為,,如果按過去那一套來走,接風樓的展示是遠遠不夠的,。我們一貫做傳統(tǒng)文化的保護傳承的工作,,一直是缺一個場所,現(xiàn)在終于有了這個資源,一定會充分利用起來,。我們組建這個民族文化傳習院,,麗江的父老鄉(xiāng)親或者來麗江的游客都可以在這里學習民族文化的東西。我本身也是老師出身,,當過校長,,我對教育教學的管理有自己的一套經(jīng)驗,以前也辦過好多民族文化傳承的學習班,,都在社會上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F(xiàn)在我要辦全方位的民族文化傳承班,主要以納西族文化為主,,我們今天聘請的老師基本上都是研究納西族文化,,包括納西的民歌、樂理,、東巴書法繪畫,、東巴文字、舞蹈等方面,。
麗江古城建于唐代的古建筑今日重新恢復 了解古文化遺址的好去處 (10).jpg (368.86 KB, 下載次數(shù): 41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8 13:32 上傳
接風樓不止是古文化遺址,,更集合了一批民間藝術家,他們在系統(tǒng)整理,、立體展示納西文化精粹,,致力于納西文化的傳承和推廣。在這里,,你可以領略到曾榮獲世界紀錄的700米東巴文書法作品長卷《千禧天歌》,;也可以一邊參觀百年音樂世家藝術展,一邊聆聽和文光先生聊“中國最美家庭”的家教,、家風,,還可以和藝術大師學寫東巴文字,,或者什么也不做,就坐在接風樓上百年的大樹下,一邊喝茶一邊望著玉龍雪山發(fā)呆,。(采寫/張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