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學·筑夢·鑄人,,托起小涼山“新希望”
助學·筑夢·鑄人,,托起小涼山“新希望”.jpg (69.6 KB, 下載次數(shù): 25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8-23 12:09 上傳
斬斷窮根,教育扶貧,,云南煙草肩負起了責任和擔當,。時間回到2020年7月,7月29日,,省煙草專賣局(公司)黨組書記,、局長、總經(jīng)理李光林一行到寧蒗對脫貧攻堅工作進行了調研,。期間,,走進學校,對小涼山學校的項目建設情況進行詳細了解,,并指出,,絕不能讓貧困毀掉孩子們的夢想和前程,要讓教育成為更多孩子通往未來美好生活的橋梁,。就這樣大手拉小手,,煙草行業(yè)與小涼山學子的一段面向教育,、面向未來、面向希望的征程開始了,。
一份有溫度的新時代“答卷”
“背著洋芋翻山越嶺去讀書”,,這曾是“小涼山”很長一個時期孩子們求學的真實狀況。寧蒗彝族自治縣位于滇西北高原,,俗稱小涼山,,是國家級貧困縣,貧窮范圍面大,,程度深,,而且教育起點低,民族教育困難重重,。
面對如此嚴峻的貧情,,省煙草專賣局(公司)迅速行動,把寧蒗的貧困鄉(xiāng)鎮(zhèn)作為脫貧掛聯(lián)的“主戰(zhàn)場”,,經(jīng)過十幾次深入實地的工作調研精心制定了“專項資金+X項目”的掛聯(lián)幫扶方案,,精準實施了“3215”幫扶工程,即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專項投入3.23億元,,重點實施了20個幫扶項目,,全力打造了1個產值過億元的產業(yè),5萬多貧困群眾受益,。截至2019年,,累計減貧17613戶77281人,貧困發(fā)生率從35.43%降至2.03%,。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而教育作為民生之首,,更是牽動著廣大群眾的幸福指數(shù)。“讓貧困地區(qū)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fā)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绷暯娇倳浀脑?,強調了教育在扶貧中的重要作用。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教,。教育扶貧能讓貧困地區(qū)的孩子掌握知識,、改變命運、造福家庭,,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精準扶貧,?;诖?,2016年以來,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在實施產業(yè)扶貧,、易地搬遷的基礎上,,瞄準教育,、精準發(fā)力,,進行了“造血”式的教育扶貧。堅定不移的把教育扶貧作為脫貧攻堅工作的治本之策,,以“扶智,、扶志”為中心, 真金白銀“硬投入”,構筑公平“軟環(huán)境”,,使出“繡花功”,,合力“拔窮根”。投入2430萬元,,實施了大興鎮(zhèn)小涼山學校大成苑教學樓建設項目,使全縣教育招生規(guī)模突破4000余人,,有效解決了學?!按蟀囝~”問題,。投入550萬元實施貧困學生教育資助,,使1168戶貧困家庭學生受益,。投入200萬元實施“人才培養(yǎng)工程”,在寧蒗縣民族中學開辦“海安班”,,2019年,,首屆“海安班”學生高考成績680分以上達4人,最高分為697分,,全班平均分605.4分,,居麗江市第一,有3人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在2020年的高考中,,“海安班”再創(chuàng)佳績,,全班44人參加考試,,有29人成績超過600分,,全班平均分達616.6分,1人以709分勇奪麗江市理科第一名,,全班一本上線率達98%,為斬斷貧困代際傳遞樹起了新典范,。
教育扶貧潤物無聲,,其用時長,,其效果緩,往往聲聞不彰,,但卻是斬斷貧困代際傳播的得力“武器”,。省煙草專賣局(公司)以如水之善幫助貧困地區(qū)人民掌握知識、改變命運,、幸福家庭,、造福社會。這樣的付出也許談不上轟轟烈烈,,但在小涼山脫貧攻堅的歷史征程中,,這一頁值得紀念。
一份有力量的“助學卷”
在寧蒗縣異地扶貧搬遷一期,,小康家園旁,,一墻之隔,便是九年一貫制學校---寧蒗彝族自治縣大興鎮(zhèn)小涼山學校,。走進校園,,一棟棟民族特色濃郁的教學樓映入眼簾,耳畔傳來郎朗書聲,。
“小涼山學校是縣委,、縣政府推進教育扶貧而著力打造的一項扶智工程?!?盧校長說,2017年3月開工建設的小涼山學校,于2018年9月投入使用,。學校軟硬件設施完善,功能齊全,具有民族化,、園林化,、現(xiàn)代化、標準化特點,?!北R校長介紹,“學校占地面積150畝,建筑總面積53163平方米,總投資達到2.3億元,主要籌資渠道是縣委,、縣政府貸款以及省煙草公司投資,。其中省煙草公司投入2430萬元,,實施了大興鎮(zhèn)小涼山學校大成苑教學樓建設項目,,共建48間教室,,大成苑教學樓的建設,,解決了縣城中小學生擁擠,、大班級多,進城務工子女就學不便等突出問題,特別是有效解決易地扶貧搬遷一期、三期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的就學難題,有力地促進寧蒗縣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 為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注入了強大內生動力?!?
小涼山學校共有4420名在校生,貧困生2802名,,其中建當立卡貧困戶1791人,,低保戶1011人,,貧困學生占比64%,。由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參與援建的 “大成苑”教學樓建成推進了標準化學校建設,縮小了學校辦學硬件的差距,,使小涼山學校的辦學規(guī)模突破4000余人,,大大緩解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學生班級“大班額”的難題,,助推貧困學生從“有學上”向“上好學”轉變,。教學樓的墻面上由紅,、黃,、黑三種主色組合成的彝族民俗圖案和“人不教則不明,鼓不敲則不鳴”等一句句用彝文寫下的彝族諺語,,發(fā)人深省,。
行走在寧蒗的山水之間,朗朗書聲,、幸福歡笑聲在校園上空回蕩,,小涼山學校的建設成,,照亮了眾多貧困學子前行的路,托起了小涼山的“新希望”,。這些改善和變化都充滿了鮮明的時代感和濃濃的幸福感,。
一份展現(xiàn)變化的“繪本答卷”
新的學校,讓同學們興奮得瞪大了眼睛:嶄新的實驗室,、漂亮的音樂室,、設備齊全的微機房,具有民族特色的走廊掛圖,。在新教室里,,有的同學拍著手跳了起來,這里有新的風扇,、新的日光燈,,還有白瓷磚的墻壁、烏亮的黑板……美麗的校園像“繪本”一樣色彩豐富,、充滿魅力,。
在金梅同學的印象中,過去的校園極為簡陋,,兩排平房就是教室,,沒有餐廳,廁所還是旱廁,,操場上也總是有雜草?,F(xiàn)在展現(xiàn)在她眼前的是,嶄新的教學樓拔地而起,,諾大的操場,,正規(guī)的塑膠跑道,讓自己和同學們告別了“泥巴童年”,;一個個嶄新的乒乓球臺,,一副副結實的籃球架,一件件新式的鍛煉器材……
對“變化”感觸更為深刻的是張老師,。十年前的學校,,辦公設備、功能室?guī)缀鯙榱?,老師上課,,一張嘴、一本書,、一支粉筆就是全部的裝備,;通過這些年教育民生工程的逐步實施,如今的學校教室窗明幾凈,操場上足球場,、籃球場,、米跑道,應有盡有,,寬闊的水泥大道從學校大門口直通食堂……在張老師的心里,如今學校不僅是花園,,還成了學生的樂園,,成了縣里的一張亮麗名片。
一棟棟新教學樓的建成啟用,,承載的是成千上萬彝家孩子的希望和夢想,,凝聚的是省煙草公司的心血與付出。讓貧困地區(qū)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也成為了煙草行業(yè)助力扶貧攻堅的重要維度,。“初一初二,我住了兩年板房,;現(xiàn)在好了,,有了新教室、新宿舍,。環(huán)境這么好,,更要考出好成績?!爆F(xiàn)在讀初三的彭玉珍對未來充滿了憧憬,。
一份充滿暖意的“愛心答卷”
教育扶貧,不僅要解決有學上,,更要解決上好學的問題,。它就像春風般暖人心,讓每一位參與者和受益者都深有感觸,。
海安班楊昌華同學的爸爸一邊拿出密密麻麻記錄著孩子接受資助項目的扶貧手冊,,一邊伸出大拇指點贊,直言“煙草公司對貧困家庭的關心真好,,孩子念書也能拿補貼”,。楊昌華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沒有什么文化,,卻打心底里堅信“孩子把書讀好,,家庭才會好”,為此全家兩次搬遷,,從村里搬到鄉(xiāng)里,,從鄉(xiāng)里搬到縣城,一路陪伴楊昌華上學,只為孩子能上好學,,受好的教育,,父母的良苦用心讓楊昌華較早地認識到了讀書的意義。2016年省煙草公司投入200萬元實施“人才培養(yǎng)工程”,,在寧蒗縣民族中學開辦“海安班”,,這個班由海安教師實行獨立自主教學、管理,?!昂0怖蠋熡幸惶住比藗冞@樣評價,考入“海安班”,,也是一種榮耀,。楊昌華默默努力,勤奮學習,,以此為目標,,中考時以優(yōu)異成績考取了寧蒗縣民族中學“海安班”, 2019年他以679分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這讓他成為全家的驕傲,。他把高考取得優(yōu)異成績歸功于江蘇海安支教老師精心培養(yǎng)的同時,感恩煙草企業(yè)讓他有了接觸先進教育的機會,。
寧蒗的發(fā)展離不開教育,,而寧蒗的教育發(fā)展,離不開黨和政府的親切關懷及省煙草公司的鼎力幫扶,,“海安班”的開辦不僅帶來了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管理方式,,更直接促進了全縣教育水平大幅提升,改變了“小涼山”人民的教育觀念,,廣大群眾的思想已經(jīng)從“讀書無用,,打工掙錢”向“教育改變命運,再窮不能窮教育”轉變,,從根本上推動了“小涼山”教育事業(yè)的長足進步,。寧蒗和省煙草公司雖然遠隔千山萬水,但這場教育幫扶,,早已結下了省煙草公司對小涼山人民深深情誼,。
在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煙草人的齊心努力下,,小涼山的教育民生工程為廣大群眾帶來了更多的“民生紅利”,,增添了更多的“教育夢想”,書寫出了更為精彩的“時代答卷”,! 教育民生工程就像是夢想的翅膀,,讓眾多貧困的孩子可以懷揣夢想翱翔藍天,。這樣的改變,源自于煙草行業(yè)為改善小涼山教育基礎貧窮落后面貌,,傾情幫扶的生動實踐:四年來,,投入2430萬元,實施了大興鎮(zhèn)小涼山學校大成苑教學樓建設項目,;投入200萬元實施“人才培養(yǎng)工程”,,在寧蒗縣民族中學開辦“海安班”;投入550萬元實施貧困學生教育資助,;這份改變,,源自千里之外云南省專賣局對小涼山學子們的關心:四年的時間里,省局李光林局長三次親臨小涼山,,對小涼山的教育扶貧傾注了大量心血,從項目規(guī)劃到工程進度,,始終給予密切的關注……
走出深山,,走出貧困。讀書,,成為一代代大山子民融入血液的信仰,,也是他們的出路和希望。美麗壯觀的教學樓,、一張張幸福的笑臉,,與課堂里朗朗的讀書聲一道,共同見證了煙草行業(yè)扶貧助困,、傾情教育的情懷,,見證了煙草人對小涼山莘莘學子的無私大愛。“從起跑線上扶起貧困學生,,讓人人有學上,,家家有希望”的鞏固和提高教育質量水平的扶貧行動正在深入持續(xù)地開展著,“治窮先治愚,、扶貧先扶智”的初衷正托小涼山的“新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