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背后的英雄,,徒手挖3米厚的積雪、每天運送1噸糞便下山
海拔4506米的玉龍雪山景區(qū),,氣溫表顯示只有6度,。白霧皚皚的天氣,讓這座神山若隱若現(xiàn)。這樣的美景對于游客是種享受,,但對這里的工作人員來說,,卻增加了不少難度。
雪山背后的英雄.jpg (179.69 KB, 下載次數(shù): 23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8-24 10:38 上傳
8月14日上午10點,,52歲的和順珍戴著雙層口罩,,腰間掛著深紅色的布包,深深地彎著腰,,用火鉗不停地?fù)熘o欄外的垃圾。
而另一邊,,27歲的“雪山蜘蛛俠”和兆鴻正系著安全繩,,在隊友的協(xié)助下,,到山崖邊清理垃圾,。他的身后,,就是萬丈深淵。
8月14日14時10分,,玉龍雪山景區(qū)游客接待量接近25000人,景區(qū)開啟分流游客模式,。進入暑期旅游高峰,,衛(wèi)生清潔任務(wù)顯得更加繁重。
在這里,,環(huán)衛(wèi)工人的工作比想象的要辛苦得多,。
52歲的阿四嬢扛起整整4袋氧氣瓶
和順珍,周圍人都叫她“阿四嬢”,。這是她在景區(qū)工作的第22個年頭,。阿四嬢節(jié)假日很少與家人團聚,因為每個除夕她都在雪山上工作,。
她腰間的布包里裝滿了編織袋和垃圾袋,,空的氧氣瓶撿來就裝在編織袋里。
從海拔4506米到4680米的棧道,,垂直高度差為174米,,兩個棧點間距離有600多米,單是行走就需要近半小時,。想要爬上更高看臺的游客喘著粗氣,,走兩步就坐在棧道邊大口吸氧。
雪山背后的英雄 (2).jpg (124.41 KB, 下載次數(shù): 24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8-24 10:38 上傳
兩手空空都有些寸步難行,而阿四嬢卻要把氧氣瓶裝滿整整4個編織袋,,全部背下來,。最多的時候她得扛5袋。
這樣的編織袋可以裝80到100個氧氣瓶,,一袋20斤左右,,單手拎著都顯得吃力。4袋一起扛得有80斤,,阿四嬢硬是從最高的棧點背到了倉庫,。
“一天下來,6個人要扛100袋左右,,男的最少6袋,,有人幫忙就要扛10袋,如果是天晴,,垃圾就更多了,。”阿四嬢說,。
每天運送1噸糞便下山
8月14日14時10分,,玉龍雪山景區(qū)游客接待量接近25000人。這意味著當(dāng)天雪山上6名環(huán)衛(wèi)工的工作量更繁重了,。
早上7點30分開始工作,,打掃衛(wèi)生間和棧道內(nèi)外,最辛苦的還有每天兩趟的出糞工作,。
為了保護玉龍雪山冰川公園,,雪山上衛(wèi)生間里的糞便必須要運到化糞池。在這之前,,環(huán)衛(wèi)工要將處理后的糞便打包到白色的塑料桶中,,運到山下。一桶約100斤,,高峰期每天要運近20桶,。
打包處理后的糞便,這絕對是極為挑戰(zhàn)的一項工作,。出糞時的那股味道,,哪怕帶著三層口罩依舊濃烈。就算站遠幾米,,都臭得讓人想吐,。
環(huán)衛(wèi)工人早上和中午各出一次,,然后推到棧房,,一次性運到山下。
“剛來的時候還會吃不下飯,現(xiàn)在已經(jīng)習(xí)慣了,,我是苦點累點不怕,,就怕別人不理解?!?/font>
不理解,,讓阿四嬢哭得最為傷心。
“十幾年前的事兒了,,有個游客在嗑瓜子,,讓他丟在垃圾桶,他指著我鼻子罵,,你們干這個工作不撿垃圾干什么,,特別難聽,然后他把瓜子全扔在地上,,我越想越生氣,,哭了1個多小時,但是哭完就完了,,那時年輕忘也忘得快,。”
你看,!雪山“蜘蛛俠”
在海拔4506米的棧道東側(cè),,27歲的和兆鴻戴著紅色安全帽、身著安全服,,在隊友的協(xié)助下,,慢慢爬下山,撿起崖壁上的垃圾,。
腳下是萬年冰川,,身后是萬丈深淵,和兆鴻每走一步都讓人心驚肉跳,。有孩子看到他,,興奮地喊著:“媽媽,你看,,這里有‘蜘蛛俠’,!”
雪山背后的英雄 (3).jpg (308.14 KB, 下載次數(shù): 24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8-24 10:38 上傳
在平常清潔難以觸及的地方,和兆鴻和隊友們一次次下山,,把垃圾清理干凈,,讓雪山得以終日潔白?!爸灰覀兊墓ぷ鞯玫搅丝隙?,再苦再累都值得,。”
和兆鴻來自玉龍雪山景區(qū)營救隊,。營救隊有10名隊員,,最小的僅23歲。他們個個都受過專業(yè)訓(xùn)練,,能夠進行高空作業(yè),。營救隊員大多都是90后,一半是退伍兵,,穿著防護裝置,,系上100多米長的安全繩,瞬間就成了雪山“蜘蛛俠”,。
徒手挖開3米厚的積雪,,幫游客找回手機
和兆鴻是應(yīng)用化工專業(yè)。2018年8月,,和兆鴻第一次高空作業(yè),。
那天下著雨,衣服很快就濕透了,。師傅帶著他,,手把手地教安全細(xì)節(jié)?!澳翘炻酚只侄?,就怕出問題,心里很緊張,。”
雪山背后的英雄 (4).jpg (101.86 KB, 下載次數(shù): 23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8-24 10:38 上傳
第一次高空作業(yè),,父母輪流給和兆鴻打電話,,囑咐他注意安全和保暖?!斑@么神圣的地方竟然還有垃圾,,當(dāng)時很觸動我的內(nèi)心,所以再怎么難,,我都覺得值得,。”
比起雨天,,雪天作業(yè)更是難上加難,。
2019年11月,景區(qū)下大雪,,有游客的手機從棧道的縫隙中滑落,,和兆鴻和同事用手挖開3米多厚的積雪,,才幫游客找到手機。
雪山背后的英雄 (1).jpg (174.31 KB, 下載次數(shù): 24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8-24 10:37 上傳
作為營救隊的一員,和兆鴻還要負(fù)責(zé)應(yīng)對游客的突發(fā)狀況,。
2019年8月,在海拔4591米的棧道,,一名50多歲的廣東游客出現(xiàn)高原反應(yīng),口吐白沫,,情況危急,。
和兆鴻和隊友迅速帶著氧氣瓶和擔(dān)架前去營救,。在高海拔地區(qū),,走幾步都容易喘氣,,更何況還要著急救人,。
“當(dāng)時我們也害怕,到了之后馬上給他吸氧,、做急救,,最后把人送到了醫(yī)院,那時我感覺自己還有點偉大,,畢竟我們拯救了一個生命,。”
向堅持在麗江旅游一線的工作者致敬,!
連日降雨,,讓麗江的氣溫驟降,屹立于北的玉龍雪山下起了大雪,。
8月17日,麗江機場單日運輸航班量達201架次,,運輸旅客2.4萬人次,,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再冷的天也抵擋不住四方游客的熱情,。
在這樣的日子里,,我們講述阿四嬢跟和兆鴻的故事,是想說這樣在崗位上兢兢業(yè)業(yè),、不怕苦,、不怕難,、堅持付出的人,才是麗江旅游最美的風(fēng)景線,。
正如一位網(wǎng)友所說的那樣:從事旅游行業(yè)的人,,看慣了別人的白眼和冷漠,習(xí)慣了大家團圓時自己的孤獨,,只因內(nèi)心的一份執(zhí)著,。
|